2016年底,天津海关在对酒水类商品进口情况进行后续风险分析时,发现有两家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数据有些“诡异”。一家名为天津林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于2015年7月成立,以洋酒、红酒、啤酒、矿泉水作为主要进口商品,该公司在2015年8月至12月间,集中进口大量酒水类商品120余票,货物总价值达人民币1亿元。随后,该公司就再无进出口记录,在海关进口数据库中消失不见了。而奇怪的是,2016年2月至4月间,一家名为北京林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冒了出来,也是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,进口酒水类商品达亿元以上,随后再次消失。两家企业的进口业务操作时间、进口商品种类等信息都存在着某种联系或相似,但从数据表面上又难以发现问题。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,天津海关决定成立专项分析小组,4名海关缉私警察分工协作展开调查,一方面运用高科技分析软件,对全国海关进口酒水类商品数据进行分析比对,另一方面对嫌疑企业进口商品价格进行核查。经过十多个昼夜大海捞针般的工作,天津林森、北京林森、天津斯特、天津乐信、北京家堡等5家公司(以下5家公司均简称“林森公司”)被办案人员从海量数据中“捞”了出来。看似全无关联的几家公司在经营方式、人员构成、物流习惯、资金流动、进口价格水平等方面的细微联系被一一梳理出来。林森公司低报价格走私进口酒水类商品的事实渐渐浮出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