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网

新闻

首页 >> 强图打榜  >> 正文
特写:香港彩虹邨一户居民的坚守与期望

责任编辑: 海竹 来源: 新华网 撰写时间: 2019-09-21 13:49:00

这是9月17日拍摄的香港彩虹邨公屋楼房外景。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

  新华社香港9月20日电题:香港彩虹邨一户居民的坚守与期望

  新华社记者苏万明 方栋

  彩虹邨,香港知名公屋小区——当地政府为低收入市民修筑的“廉租房”小区,一度是“网红打卡地”。57年的历史,外墙被涂成彩虹色的楼房,让许多游客喜欢站在小区停车场顶部的平台上,以“彩虹楼”为背景,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。

  如今,一如“彩虹楼”外墙颜色随着年久逐渐变淡褪色,这里的部分居民生活也陷入种种困境,然而他们依然怀揣梦想,期待“彩虹”色的未来。

  走进其中一座楼,五六十米的走廊居中贯穿,两边分布着40来间房子,灰蓝色铁门紧闭。40多岁的香港市民王女士就住在其中一间公屋内。打开屋门,一架电风扇正使劲摇头吹着风,稍稍减少了屋里的热气。

  长三四米、宽七八米的长方形房间,高约三米,没有“室”也没有厅。屋子中间从屋门到屋尾,有一米多宽的空间,杂乱堆满了小方桌等物件。右边墙壁紧靠着一组柜子,直排到屋尾。左墙的前半部安着两张床,头尾相接,都是上下铺,直顶到屋顶。床头抽屉把手上加装了一块铁片,以便踩着上下床。一米多长、不到一米宽的厕所紧挨着床尾,没有窗。再往屋尾,是约两平方米的厨房,纸箱等杂物堆在里面,两个人很难下脚。

  狭窄的空间里现在住着4口人,王女士夫妇、18岁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。王女士说,她婆婆1962年起就入住这间公屋,后来传给了他们夫妇。这么多年来,倒不是他们不想换新的公屋,而是没有轮到更合适的。

  王女士曾经排队等了3年左右,2007年前后等到了一个公屋,在秀茂坪邨。不过那个公屋面积和现住的差不多,而且地段太偏远、交通成本太高,不利于丈夫外出打散工,也不利于老人活动和子女教育,而彩虹邨外就有地铁和公交车,思来想去他们还是选择留在彩虹邨。

  进门位置,有一个小秋千和两个云梯,从房顶垂到地面。“这是平时儿子做感统训练用的,锻炼前庭功能,每天练两个小时,不是玩具。”王女士说,小区里没有类似的训练器械,她只能自己在家安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