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7日,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家长带孩子前来接种儿童疫苗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/摄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
1月8日起,我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“乙类甲管”正式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。如今“乙类乙管”已实施一个月,记者再次走访北京朝阳医院、北京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,医院的就诊人次、患者类型、医护工作流程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,医院已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。
2月7日,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家长带孩子前来接种儿童疫苗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/摄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
1月8日起,我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“乙类甲管”正式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。如今“乙类乙管”已实施一个月,记者再次走访北京朝阳医院、北京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,医院的就诊人次、患者类型、医护工作流程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,医院已逐渐恢复常态化诊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