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8日,在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达瓦孜艺术培训学校练功房内,古丽皮娅在钢丝绳上训练。 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清亮的热瓦普乐声渐起,“达瓦孜公主”古丽皮娅·吉力力绷直脚背在悬于半空的钢丝绳上舞起芭蕾,足尖往复滑动令18毫米粗的钢丝绳不断颤动,随之摆动的双臂上有阳光与她一同跃动。达瓦孜意为“高空走索”,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杂技,艺人手持数米长的平衡杆,脚踩绷紧的绳索在高空或跑或走,或跳或躺,动作越险越难则显示艺人技艺越高。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,达瓦孜表演世家第6代传人阿迪力·吾守尔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达瓦孜艺术培训学校,古丽皮娅走索生涯就自此而起。 “不让我去,我就不吃饭!”两年前,8岁的古丽皮娅用绝食“要挟”母亲送自己学艺。离婚后又再嫁的母亲拗不过这个孩子,便含着泪将古丽皮娅送到达瓦孜艺术培训学校。与古丽皮娅的经历类似,和她共同学艺的22名孩子大部分来自特殊家庭,或是双亲故去,或是父母离异缺乏关爱,都是阿迪力从各地招收的,为的是“让他们也有一条能通往好日子的路走”。身材娇小、动作敏捷、长相可人,古丽皮娅一入校就被阿迪力选为重点培养对象。达瓦孜要求艺人具备很强的平衡感,芭蕾舞也同样需要舞者有着超凡的平衡能力,而将二者结合并做到自如展示,更是难上加难。古丽皮娅在几年来的训练中吃了不少苦头,两只小脚都已有些变形。“悬在空中的绳子很细,摔下来是难免的,但只要能坚持走过去,以后的日子就会宽起来。”古丽皮娅的主管教练沙塔尔说。发源于欧洲的古典舞蹈与来自维吾尔族民间的古老杂技,在这一根纤细的钢丝绳上,被古丽皮娅展现得美轮美奂又惊险刺激。“等我学会更多字,我就要写本叫《达瓦孜人》的书。”说起长大后的愿望,古丽皮娅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,刚脱去芭蕾舞鞋的她抚摸着双脚上的老茧说,“去过的地方、见过的人、受过的伤、讲过的笑话都要写下来,告诉人们我们的一切。”